【文言文陶渊明传原文及翻译陶渊明传原文及翻译】陶渊明,字渊明,又名潜,东晋末年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以隐逸之志著称,是中国古代田园诗派的开创者之一。本文将提供《陶渊明传》的原文,并附上详细翻译,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位伟大诗人的生平与思想。
一、原文部分
《陶渊明传》出自《晋书·陶渊明传》,原文如下:
> 陶渊明,字渊明,或云潜,浔阳柴桑人也。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
> 桓玄时,为镇军参军。会高祖(刘裕)起兵,玄败,遂去职。后为彭泽令,公田悉令种秫,曰:“吾尝得酒中趣,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
> 后为著作郎,不就。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其自序曰:“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谓羲皇上人。”
>
> 其诗文多写田园风光,语言质朴自然,世称“田园诗祖”。卒年六十三,葬于栗里。
二、翻译部分
| 原文 | 翻译 |
| 陶渊明,字渊明,或云潜,浔阳柴桑人也。 | 陶渊明,字渊明,有时也叫陶潜,是浔阳柴桑人。 |
| 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 | 他年轻时就有高尚的情操,博学多才,擅长写文章,性格洒脱不拘,率真自得。 |
| 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 他曾写《五柳先生传》来自我描述,说:“他安静寡言,不羡慕荣华富贵。喜欢读书,不追求深奥的理解;每当有所领悟,就高兴得忘了吃饭。” |
|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 他特别喜欢喝酒,家里贫穷常常买不起。亲戚朋友知道他的习惯,有时设宴邀请他,他一到就喝完,一定要喝醉。 |
|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 喝醉了就离开,从不因留恋而难舍。 |
| 桓玄时,为镇军参军。会高祖(刘裕)起兵,玄败,遂去职。 | 在桓玄当权时,他担任镇军参军。后来刘裕起兵讨伐桓玄,桓玄失败,他就辞去了职务。 |
| 后为彭泽令,公田悉令种秫,曰:“吾尝得酒中趣,足矣。” | 后来他做了彭泽县令,把公田都种上了高粱,说:“我曾经从酒中得到乐趣,这就够了。” |
| 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 | 妻子坚持要种稻米,于是他让两顷五十亩种高粱,五十亩种稻米。 |
| 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 年底时,郡里派督邮来视察,官吏告诉他应该穿戴整齐去迎接,陶渊明叹息道:“我不能为了五斗米向乡里的小人低头!”当天就解下印绶辞官,写了《归去来兮辞》。 |
| 后为著作郎,不就。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 后来朝廷任命他为著作郎,他没有接受。他常常写作文章来自娱自乐,表达自己的志向。 |
| 其自序曰:“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谓羲皇上人。” | 他自己在序言中说:“不以亲自耕作为耻辱,也不以没有钱财为苦恼,自称是上古时代的人。” |
| 其诗文多写田园风光,语言质朴自然,世称“田园诗祖”。 | 他的诗文多描写田园风光,语言朴素自然,世人称他为“田园诗祖”。 |
| 卒年六十三,葬于栗里。 | 他去世时六十三岁,安葬在栗里。 |
三、总结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极具个性和精神自由的诗人。他不慕荣利、淡泊名利、热爱自然,最终选择归隐田园,过着简朴的生活。他的诗文风格质朴自然,开创了中国田园诗的先河,对后世影响深远。
通过《陶渊明传》的阅读与理解,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位伟大诗人的品格与人生选择。他不仅是一位诗人,更是一位具有独立人格和超凡精神的文人典范。
如需进一步探讨陶渊明的诗歌作品或其思想影响,可继续阅读《陶渊明集》及相关研究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