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周处的原文及译文介绍周处原文及翻译注释】一、文章总结
《周处》是出自《晋书·周处传》的一篇人物传记,讲述了西晋时期一位名叫周处的官员从少年顽劣到后来成为忠臣的故事。文章通过周处的经历,展现了一个人如何在自我反省与他人劝导下,最终改过自新、成就一番事业的过程。该文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是古代教育和品德修养的重要素材。
本文将提供《周处》的原文、白话翻译以及重点词语的注释,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呈现内容,便于理解与学习。
二、原文、译文与注释对照表
| 内容类型 | 内容 |
| 原文 | 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人也。少孤,不修细行,纵情肆志,为乡里所患。尝问陆云曰:“今世之士,何如?”云曰:“有三害,南山虎,长桥蛟,君之与焉。”处曰:“吾欲除之。”云曰:“人患志不立,何患乎无名?”遂与杀虎斩蛟。三日不还,乡里皆谓已死,共相庆贺。处果杀虎斩蛟,还,闻乡里相庆,乃悟曰:“吾昔之恶,岂独人之患?亦吾之病也。”于是改励,勤学,有文武才略,官至御史中丞,卒于位。 |
| 白话翻译 | 周处,字子隐,是义兴阳羡人。他年幼丧父,行为不检点,放纵自己的欲望,成为乡里人所痛恨的对象。他曾问陆云说:“现在的读书人,怎么样?”陆云说:“有三种祸害:南山的老虎,长桥的蛟龙,还有你。”周处说:“我想把它们除掉。”陆云说:“人最怕的是没有志向,哪里会怕没有名声呢?”于是周处去杀了老虎,斩了蛟龙。三天没有回来,乡里人都以为他已经死了,互相庆祝。结果周处果然杀死了老虎,斩断了蛟龙,回来后听说乡里人在庆祝,才明白自己过去的恶行,不只是别人的祸患,也是自己的毛病。于是他开始改正自己,勤奋学习,具备文武才能,后来官至御史中丞,最后死在任上。 |
| 重点词语注释 | - 义兴:地名,今江苏宜兴。 - 不修细行:不注重小节。 - 纵情肆志:放纵情感,任意行事。 - 三害:三种祸害。 - 长桥蛟:长桥下的蛟龙。 - 御史中丞:官职名,负责监察。 - 卒于位:死在任上。 |
三、文章要点总结
1. 人物背景:周处早年行为不端,被乡里视为祸害。
2. 转折点:听从陆云建议,除掉“三害”,意识到自身问题。
3. 转变过程:从此发奋图强,最终成为有德有才的官员。
4. 主题思想:强调立志与自省的重要性,鼓励人们改正缺点、追求进步。
四、结语
《周处》不仅是一篇历史人物传记,更是一则富有哲理的故事。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即使曾经犯过错误,只要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勇敢地改正,依然可以实现自我价值,赢得尊重。这篇文章对于现代人来说,仍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