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靖政策什么意思】绥靖政策,是国际关系中一种常见的外交策略,通常指一个国家为了维持和平或避免战争,对侵略行为采取妥协、让步甚至纵容的态度。这种政策在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尤其突出,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重要背景之一。
一、绥靖政策的定义
绥靖政策(Appeasement)是指一国在面对潜在威胁或敌对势力时,通过让步、妥协、提供利益等方式,试图缓和紧张局势,以避免冲突或战争的发生。其核心思想是“以退为进”,希望通过谈判和让步来换取和平。
二、绥靖政策的典型表现
| 时期 | 国家 | 行动 | 目的 |
| 1930年代 | 英国、法国 | 对德国扩张采取宽容态度 | 避免战争,维护欧洲稳定 |
| 1938年 | 英国 | 《慕尼黑协定》允许德国吞并苏台德区 | 保证捷克斯洛伐克安全 |
| 1939年 | 英国 | 对德国入侵波兰仍保持观望 | 希望避免全面战争 |
三、绥靖政策的后果
绥靖政策虽然短期内可能带来和平,但往往助长了侵略者的野心。例如:
- 德国:希特勒在得到英国和法国的让步后,进一步扩张领土,最终发动二战。
- 意大利:墨索里尼在西方国家的纵容下,逐步扩大在非洲和欧洲的影响力。
- 日本:在西方国家的默许下,继续在亚洲扩张,最终导致太平洋战争爆发。
四、绥靖政策的评价
| 正面评价 | 负面评价 |
| 短期内避免战争爆发 | 滋养了侵略者,加速战争到来 |
| 给外交谈判留下空间 | 丧失了主动权,失去战略优势 |
| 可能争取时间备战 | 让敌人获得喘息机会,增强实力 |
五、总结
绥靖政策是一种以妥协换和平的外交手段,但在实践中往往因过度让步而适得其反。它反映了当时一些国家对战争的恐惧与对和平的渴望,但也暴露了软弱与短视的弊端。历史证明,面对侵略,仅靠让步无法真正实现和平,反而可能加速危机的爆发。
关键词:绥靖政策、二战、慕尼黑协定、英法、外交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