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又被称什么】《史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非常重要的历史著作,由西汉时期的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它不仅是一部历史书,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史记》也被称为多种名称,本文将对这些别称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史记》的别称总结
1. 太史公书
这是《史记》最早的称呼之一,因为作者司马迁曾任太史令,故后人称其著作《太史公书》。这一名称强调了作者的身份与作品的权威性。
2. 太史公记
与“太史公书”类似,也是指司马迁所撰的历史著作,常用于古代文献中。
3. 史家之绝唱
这是鲁迅先生对《史记》的高度评价,认为它在史学上的成就无人能及,堪称“史家之绝唱”。
4. 无韵之离骚
这一说法出自清代学者龚自珍,他认为《史记》虽然没有诗的形式,但其文采飞扬、情感丰富,堪比屈原的《离骚》,因此称为“无韵之离骚”。
5. 纪传体通史
从体例上看,《史记》开创了中国纪传体通史的先河,为后世正史奠定了基础,因此也被称为“纪传体通史”。
6. 二十四史之首
在中国古代的“二十四史”中,《史记》是第一部,因此被尊称为“二十四史之首”。
二、《史记》别称一览表
别称 | 来源/含义说明 | 备注 |
太史公书 | 司马迁曾任太史令,故称其书为“太史公书” | 最早的称呼之一 |
太史公记 | 同“太史公书”,常见于古代文献 | 与“太史公书”意义相近 |
史家之绝唱 | 鲁迅对《史记》的高度评价 | 强调其史学地位 |
无韵之离骚 | 比喻《史记》文采如《离骚》,但非诗歌形式 | 文学价值极高 |
纪传体通史 | 《史记》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体例 | 对后世影响深远 |
二十四史之首 | 在“二十四史”中位列第一 | 历史地位无可替代 |
三、结语
《史记》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经典之作,不仅在内容上涵盖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广泛历史,而且在体例、文风、思想等方面都具有开创性。它的多个别称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对这部作品的尊重与认可。无论是“太史公书”的庄重,还是“无韵之离骚”的诗意,都体现了《史记》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