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一词多义】《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篇散文,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而广为流传。在学习这篇古文时,掌握其中的“一词多义”现象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还能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
本文将对《桃花源记》中常见的“一词多义”现象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其不同含义及例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一、一词多义总结
1. 见
- 含义一:看见、看到(动词)
例句: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解释:这里“见”指“看见”。
- 含义二:被(被动语态)
例句: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解释:这里的“见”表示被动,意为“被邀请”。
2. 舍
- 含义一:舍弃、放弃(动词)
例句:便舍船,从口入。
解释:这里“舍”指“舍弃船”。
- 含义二:房屋、住所(名词)
例句:屋舍俨然。
解释:这里“舍”指“房屋”。
3. 志
- 含义一:志向、意愿(名词)
例句: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解释:这里“志”指“志向”。
- 含义二:做标记(动词)
例句:处处志之。
解释:这里“志”指“做标记”。
4. 得
- 含义一:得到、获得(动词)
例句:便得一山,山有小口。
解释:这里“得”指“得到”。
- 含义二:能够、可以(副词)
例句:得其船,便扶向路。
解释:这里“得”表示“能够”。
5. 闻
- 含义一:听见、听说(动词)
例句:闻之,欣然规往。
解释:这里“闻”指“听说”。
- 含义二:名声、声望(名词)
例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解释:这里“闻”指“名声”。
二、一词多义对照表
| 词语 | 含义一 | 例句 | 解释 |
| 见 | 看见 |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 指“看见” |
| 见 | 被 |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 表示被动,“被邀请” |
| 舍 | 舍弃 | 便舍船,从口入 | “舍弃船” |
| 舍 | 房屋 | 屋舍俨然 | “房屋” |
| 志 | 志向 |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 “志向” |
| 志 | 做标记 | 处处志之 | “做标记” |
| 得 | 得到 | 便得一山,山有小口 | “得到” |
| 得 | 能够 | 得其船,便扶向路 | “能够” |
| 闻 | 听见 | 闻之,欣然规往 | “听说” |
| 闻 | 名声 |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 “名声”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桃花源记》中许多词语在不同语境下具有不同的含义,这种“一词多义”的现象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特点。掌握这些多义词的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也能提升我们的古文阅读与写作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