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这部著作不仅开创了中国纪传体史书的先河,也奠定了后世正史编纂的基础,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史记》的基本信息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司马迁(西汉) |
成书时间 | 约公元前104年—公元前91年 |
体例 | 纪传体通史 |
总篇幅 | 130篇,约52万字 |
内容范围 | 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 |
主要内容 | 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等 |
二、《史记》的历史地位与特点
1. 首创纪传体
《史记》打破了以往编年体史书的局限,采用“本纪”记录帝王事迹,“世家”记载贵族家族,“列传”描述人物生平,这种体例为后世《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正史所沿用。
2. 内容丰富全面
全书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等多个方面,既包括帝王将相的活动,也收录了社会各阶层人物的事迹,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3. 文笔生动,思想深刻
司马迁在写作中不仅注重史实的准确,还善于运用文学手法,使历史叙述更具感染力。他敢于直书史实,不避讳权贵,体现了强烈的史家精神。
4. 影响深远
《史记》不仅是中国古代史学的巅峰之作,也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后世的文学、历史研究以及文化传承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总结
《史记》作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不仅是司马迁个人才华与毅力的结晶,更是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以独特的体例、丰富的史料和深刻的见解,成为后世史书的典范,至今仍被广泛研究与学习。
结语:
了解《史记》不仅是对中国历史的深入认识,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通过阅读这部经典,我们能更清晰地看到古代社会的面貌,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