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襟危坐的危字是什么意思】“正襟危坐”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态度严肃、端庄,坐姿端正。但在这一成语中,“危”字的含义却常常被误解。很多人会以为“危”是“危险”的意思,但实际上它的含义与“危险”无关。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正襟危坐”中“危”字的真正含义,下面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关键信息。
一、文字解析
词语 | 含义 |
正襟 | 整理衣襟,表示端正、严肃的态度 |
危坐 | “危”在这里并非“危险”,而是“端正、正直”的意思 |
二、“危”字在古汉语中的常见意义
在古代汉语中,“危”字有多种含义,包括:
含义 | 例句 | 解释 |
高 | “危楼高百尺”(《夜宿山寺》) | 指高耸、高处 |
危险 | “危乎高哉”(《蜀道难》) | 表示危险、不安全 |
正直 | “危言正色” | 表示正直、严肃的态度 |
在“正襟危坐”中,“危”应理解为“正直、端正”的意思,而不是“危险”。
三、成语出处与用法
- 出处: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虽然“正襟危坐”并非直接出自《史记》,但其语义来源于古人对礼仪和仪态的重视。
- 用法:多用于描述人在正式场合或面对重要人物时,表现出的严肃、端庄姿态。
四、现代使用与常见误解
现象 | 说明 |
常见误解 | 认为“危”是“危险”的意思 |
正确理解 | “危”在此表示“端正、正直”的意思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描写人的坐姿、态度,强调庄重、严肃 |
五、总结
“正襟危坐”中的“危”字,并非“危险”的意思,而是“端正、正直”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整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一个人态度严肃、举止庄重。了解这个成语的真实含义,有助于我们在阅读和写作中更准确地使用它。
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正襟危坐 |
“危”字含义 | 正直、端正 |
常见误解 | 危险 |
出处 | 古代文献中关于礼仪和仪态的描述 |
用法 | 描述严肃、庄重的姿态 |
正确解释 | 整理衣襟,端正坐姿,表示严肃认真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危”字在“正襟危坐”中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危险”,而是带有礼仪和庄重意味的“端正”。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掌握汉语成语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