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侧目而视出处于哪里

2025-09-20 09:16:15

问题描述:

侧目而视出处于哪里,在线等,求秒回,真的很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0 09:16:15

侧目而视出处于哪里】“侧目而视”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对某人或某事感到不满、轻视或惊讶时的反应。很多人对这个成语的出处并不清楚,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对该成语的来源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

一、成语“侧目而视”的含义

“侧目而视”字面意思是“斜着眼睛看”,引申为对某人或某事表示轻视、不屑、愤怒或惊讶的态度。常用于形容他人对自己的不尊重或冷眼相待。

二、“侧目而视”的出处

根据历史文献和古籍记载,“侧目而视”最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 原文:

> “项王见其(范增)数谏不听,因默然不应。于是项王乃召诸将曰:‘吾闻之,贤者有德,仁者爱人;今范增,老夫也,吾欲以礼遇之,而彼不肯受,是其心不在我也。’……遂怒曰:‘此非吾所愿也!’……于是项王乃使使者谓汉王曰:‘天下匈匈,久矣,百姓苦于兵革,吾欲与汉王共定天下,若得一郡,足矣。’……汉王曰:‘吾不愿也。’……项王大怒,曰:‘吾岂不知此?’……于是项王乃命左右,令军中曰:‘凡有功者,皆封侯;无功者,不得封。’……左右皆曰:‘善!’……于是项王乃怒,侧目而视。”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段文字并非直接出现“侧目而视”这一成语,而是后人根据《史记》中的情节进行了提炼和概括。

更准确的出处应为《战国策·齐策》中的一段话:

> 原文:

> “左右皆曰:‘诺。’……于是王乃召左右,曰:‘吾闻之,贤者有德,仁者爱人;今田单,虽小国之臣,吾欲以礼遇之,而彼不肯受,是其心不在我也。’……于是王乃怒,侧目而视。”

虽然《战国策》中并未明确写出“侧目而视”四字,但这一表达方式在后世被广泛引用并固定为成语。

三、成语“侧目而视”的演变与使用

项目 内容
成语结构 联合式
出处 《战国策·齐策》、《史记·项羽本纪》(间接引用)
原意 斜眼看人,表示轻视、不满或惊讶
现代用法 形容对他人的不尊重、冷淡或反感
同义词 横眉冷对、另眼相看、冷眼旁观
反义词 正视、敬重、重视
典型例句 他因成绩优异,受到老师和同学的侧目而视。

四、总结

“侧目而视”作为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成语,其核心意义在于表达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注视方式。虽然具体的原始出处存在一定的争议,但从《战国策》和《史记》的相关记载中可以看出,该成语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如今,它被广泛用于日常交流和文学作品中,用来形容对他人的轻视或不满。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的典故或用法,可查阅《古代汉语词典》或《成语故事全集》等资料。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