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为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范驾驶人行为,提升道路通行效率与安全水平,公安部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对机动车驾驶人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了分类、记分和管理,旨在通过积分制度强化驾驶人遵法意识,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一、主要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规定:
1. 记分标准:根据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设定不同的扣分标准,从1分到12分不等。
2. 记分周期:以一个自然年度为记分周期,每个周期内累计记分达到一定分数后,将面临相应的处罚或教育措施。
3. 学法减分:驾驶人可通过参加交通安全学习并考试合格,减少部分记分。
4. 满分教育:对于在一个记分周期内累积记满12分的驾驶人,需接受为期七天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的学习,并通过考试。
5. 驾驶证管理:根据记分情况,对驾驶人实施不同等级的管理措施,包括暂扣、吊销等。
二、常见违法行为及记分对照表
违法行为类型 | 记分分值 | 说明 |
驾驶证未随身携带 | 1分 | 驾驶车辆时未携带驾驶证 |
未按规定使用灯光 | 1分 | 如未开转向灯、远光灯使用不当等 |
超速行驶(低于10%) | 3分 | 在限速标志下超速行驶但不超过10% |
逆向行驶 | 3分 | 在道路上逆向行驶 |
不按导向车道行驶 | 2分 | 未按照车道指示行驶 |
违反禁令标志、标线 | 3分 | 如闯红灯、禁止掉头等 |
驾驶机动车拨打、接听手机 | 3分 | 使用手持设备进行通话或操作 |
未按规定系安全带 | 2分 | 驾驶人或乘客未按规定系安全带 |
饮酒后驾驶 | 12分 | 酒驾行为 |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 | 12分 | 发生事故后逃离现场 |
超速行驶(超过10%以上) | 6分 | 超速10%至30% |
无证驾驶 | 12分 | 未取得驾驶证驾驶机动车 |
准驾车型不符 | 9分 | 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车辆 |
三、管理措施与影响
根据记分情况,驾驶人可能面临以下处理措施:
- 1-6分:提醒教育,可申请学法减分;
- 7-11分:需参加满分学习,但未满12分,不影响驾驶证;
- 12分及以上:必须接受满分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恢复驾驶资格。
此外,记分情况也将作为驾驶人信用记录的一部分,影响其在保险、贷款、出行等方面的便利性。
四、总结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是当前我国道路交通管理的重要制度之一。通过科学合理的记分机制,不仅有助于提高驾驶人的安全意识,也有效促进了交通秩序的改善。驾驶人应充分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避免因小失大,保障自身与他人的出行安全。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条款或操作流程,建议查阅《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全文或咨询当地交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