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送东阳马生序通假字

2025-09-26 17:09:40

问题描述:

送东阳马生序通假字,蹲一个大佬,求不嫌弃我问题简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6 17:09:40

送东阳马生序通假字】《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文学家宋濂所写的一篇赠序,文章通过叙述自己求学的艰难经历,勉励后学勤奋学习。在文言文中,通假字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即用一个字代替另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本文中也存在一些通假字,理解这些通假字有助于准确把握文章内容。

以下是对《送东阳马生序》中出现的通假字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通假字总结

1. “乡”通“向”

- 出处:“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 解释:“乡”在此处应读作“xiàng”,意为“先前的”、“以前的”,通“向”。

- 正确理解应为“曾经跑到百里之外,向当地的前辈请教。”

2. “县”通“悬”

- 出处:“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 解释:“县”在此处应读作“xuán”,意为“悬挂”,通“悬”。

- 实际含义为“朝廷每天供给粮食”。

3. “无”通“毋”

- 出处:“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 解释:此处虽未直接出现“无”通“毋”,但在古文中,“无”有时可表示“不要”,与“毋”意义相近。

- 注意:此通假字较为少见,需结合语境判断。

4. “被”通“披”

- 出处:“同舍生皆被绮绣。”

- 解释:“被”在此处应读作“pī”,意为“穿”,通“披”。

- 正确理解为“同宿舍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

5. “食”通“饲”

- 出处:“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

- 解释:“食”在此处可能通“饲”,意为“喂养”,但该字在文中更常见的是“吃”的意思。

- 通假情况较少,需根据上下文判断。

二、通假字汇总表

通假字 原字 读音 意义 出处
xiàng 以前的、先前的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xuán 悬挂 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穿 同舍生皆被绮绣
wú / mǔ 不要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语境推断)
shí / sì 喂养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语境推断)

三、结语

通假字是文言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识别和理解它们对于阅读古文至关重要。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虽然通假字数量不多,但它们对理解文章的准确含义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掌握这些通假字,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