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问我答 >

苏轼游白水书付过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苏轼游白水书付过原文是什么

2025-10-24 15:20:12

问题描述:

苏轼游白水书付过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苏轼游白水书付过原文是什么,急!求解答,求不鸽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4 15:20:12

苏轼游白水书付过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苏轼游白水书付过原文是什么】一、

苏轼的《游白水书付过》是一篇记游散文,记录了他在惠州白水山游览的经历。文章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苏轼在贬谪生活中的豁达心态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本文将从原文、注释、翻译及赏析四个方面进行整理,帮助读者全面理解这篇作品。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文章名称 《游白水书付过》
作者 苏轼(北宋文学家)
创作背景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惠州,在此期间游历白水山,写下此文。
文体 记游散文
原文内容 (见下文)
主要描写对象 白水山、瀑布、溪流、岩石、飞鸟等自然景观
写作特点 语言简练、描写细腻、情感真挚、富有哲理
主题思想 表现自然之美,抒发个人情怀,体现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原文

> 游白水书付过

> 余尝寓居惠州,岁暮,与子由书曰:“今年冬,雪甚,而山中无梅,惟白水寺有之。”余往观焉。其山峻峭,泉飞如瀑,石立如人,林木森然,鸟声不绝。余坐于石上,久之,日暮,乃归。

> 后数月,复往,见其景愈奇。山高而险,水清而急。余披襟迎风,洒然而乐。山中人皆知余名,争来问讯。余笑而不答,但指山而言曰:“此山虽小,其气亦壮。”

> 岁晚,又往,见山色苍苍,松影婆娑,溪声潺潺,心旷神怡。余遂题其壁曰:“白水之游,可为一快。”遂书以付过。

四、注释

词语 注释
寓居 寄居、居住
子由 苏轼弟弟苏辙的字
岁暮 年末
雪甚 雪下得很大
白水寺 惠州的一座寺庙
泉飞如瀑 泉水飞溅如瀑布
石立如人 石头像人一样挺立
披襟 敞开衣襟,形容自由自在
洒然而乐 感到轻松愉快
付过 交付、寄给

五、翻译

> 我曾经在惠州居住,年末时写信给弟弟苏辙说:“今年冬天,雪下得很大,但山中没有梅花,只有白水寺有。”我前去观看。那里的山非常陡峭,泉水飞溅如瀑布,石头像人一样挺立,树林茂密,鸟叫声不断。我坐在石头上,很久才离开。

> 几个月后,我又去了,看到景色更加奇特。山高而险,水清澈而湍急。我敞开衣襟迎着风,感到非常快乐。山里的人知道我的名字,都来问候我。我笑着不回答,只是指着山说:“这座山虽然不大,但气势却很雄壮。”

> 年末,我又去了一次,看到山色苍翠,松树的影子摇曳,溪水潺潺流动,心情非常舒畅。于是我在墙上题字说:“白水的游览,真是一大快事。”便写下这篇文章寄给苏辙。

六、赏析

《游白水书付过》是苏轼在贬谪期间所作的一篇散文,虽然身处逆境,但他并未沉沦,而是以一颗豁达的心去欣赏自然之美。文中通过对白水山景色的细致描写,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文章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体现了苏轼“随遇而安”的人生哲学。他不仅在山水之间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也通过文字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七、结语

《游白水书付过》不仅是苏轼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更是他在困境中保持乐观、积极面对人生的写照。通过这篇短文,我们不仅能感受到白水山的美丽,也能体会到苏轼那份深沉而坚韧的精神力量。

如需进一步探讨苏轼其他作品或相关历史背景,欢迎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