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前绝后的意思及出处】“空前绝后”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件事或某种成就在历史上前所未有,且之后也难以再有类似的情况出现。这个成语强调的是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空前绝后 |
拼音 | kōng qián jué hòu |
含义 | 指前所未有的,以后也不会再有的情况或成就。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成就、事件、人物等具有极强的独创性和历史意义。 |
近义词 | 史无前例、独一无二、亘古未有 |
反义词 | 层出不穷、屡见不鲜、比比皆是 |
二、成语出处
“空前绝后”最早出自《宋史·岳飞传》:“(岳飞)其忠义之气,震于天地,可谓空前绝后。”
这句话用来赞美岳飞的忠诚与英勇,认为他的精神和事迹在历史上极为罕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后来,“空前绝后”逐渐被广泛使用,不仅用于历史人物,也可用于科技、艺术、体育等多个领域,表示某项成就或现象具有开创性且难以超越。
三、使用示例
1. 历史领域:
“秦始皇统一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壮举。”
2. 科技领域:
“爱迪生发明电灯,是人类文明史上空前绝后的伟大贡献。”
3. 体育领域:
“乔丹在NBA的统治力,堪称空前绝后。”
四、总结
“空前绝后”是一个极具表现力的成语,常用于强调某件事物的独特性和历史价值。它不仅表达了对过去的尊重,也隐含了对未来的期待。在实际使用中,应根据具体语境合理运用,避免滥用或误用。
通过了解其含义与出处,我们不仅能更好地掌握这一成语的用法,也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