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问我答 >

干谒意思和来源是什么

2025-09-28 11:01:19

问题描述:

干谒意思和来源是什么,蹲一个懂的人,求别让我等太久!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8 11:01:19

干谒意思和来源是什么】“干谒”是一个较为文言色彩的词语,常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或历史文献中。它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但在了解古代士人文化、官场礼仪及人际交往方式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一、干谒的意思

“干谒”指的是向有地位、有权力的人请求接见或求助,尤其指士人向官员、权贵、上级等提出请求或献上文章、礼物,以求得赏识、推荐或仕途机会。这是一种古代常见的社交行为,尤其在科举制度盛行的时期更为普遍。

- 干:意为“请求”、“谋求”;

- 谒:意为“拜见”、“进见”。

因此,“干谒”可理解为“请求拜见”,即通过某种方式引起对方注意,以期获得帮助或提拔。

二、干谒的来源

“干谒”一词最早可追溯至汉代,但其广泛使用则是在唐代以后。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士人阶层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希望通过干谒来获取功名或官职。

1. 历史背景

- 在古代,尤其是唐宋时期,许多士人为了进入仕途,常常需要通过干谒来结识权贵、博取名声。

- 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白居易等人,都曾有过干谒的经历。

2. 文化意义

- 干谒不仅是个人谋取仕途的手段,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选拔的重视。

- 同时,它也体现了士人阶层的谦卑与进取精神。

3. 文学表现

- 许多古诗文中都有干谒的描写,如韩愈《与陈给事书》、柳宗元《与太学诸生书》等,均涉及干谒的内容。

三、干谒的特点与影响

特点 内容说明
目的明确 主要目的是求取功名、官职或得到赏识
形式多样 可以是写信、送礼、当面拜访等
讲究礼仪 需要遵循一定的礼节和规矩
带有风险 若不得赏识,可能被视为轻浮或不自重

四、总结

“干谒”是古代士人寻求仕途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体现了那个时代的人际关系网络和文化风貌。虽然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再常见,但它作为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仍然值得我们去了解和研究。

项目 内容
标题 干谒意思和来源是什么
含义 向有地位者请求接见或求助
来源 最早见于汉代,盛于唐宋
目的 求取功名、官职或赏识
形式 书信、送礼、当面拜访等
文化意义 反映士人阶层的进取与谦卑
现代意义 历史研究价值,了解古代人际关系

如需进一步探讨干谒在具体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也可继续深入分析。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