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干谒什么意思

2025-09-28 11:01:08

问题描述:

干谒什么意思,急到跺脚,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8 11:01:08

干谒什么意思】“干谒”是一个汉语词汇,常用于古代文人向权贵或上级官员表达敬意、请求帮助或谋求仕途的举动。这个词在古文和诗词中较为常见,尤其在唐代及以前的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下面将从含义、用法、历史背景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干谒的含义

“干”有“求取”之意,“谒”指“进见、拜见”,合起来即“向上级或有权势的人求见、请求”。因此,“干谒”指的是文人通过拜访、写信、献诗等方式,向朝廷官员、地方长官或社会名流表达敬意,并希望得到赏识、推荐或提拔。

二、干谒的常见形式

1. 书信干谒:通过写信表达对对方的敬仰,并附上自己的作品或才华。

2. 当面干谒:亲自拜访,表达诚意,有时还会赠送礼物。

3. 诗歌干谒:通过创作诗歌来打动对方,展示自己的才情。

4. 文章干谒:撰写文章或奏章,表达政治见解或个人抱负。

三、干谒的历史背景

- 唐宋时期尤为盛行:由于科举制度尚未完全普及,许多士人依靠干谒获得举荐或入仕机会。

- 代表人物:如李白、杜甫等诗人,都曾有过干谒的经历。

- 文化现象:干谒不仅是求仕手段,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选拔的一种方式。

四、干谒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提供了文人进入仕途的途径 可能被视为趋炎附势,影响个人声誉
展示才华,赢得关注 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有助于建立人脉关系 成功概率较低,成功率不高

五、现代视角下的“干谒”

在现代社会,“干谒”一词已较少使用,但其精神内核仍然存在。例如:

- 求职时向企业高层介绍自己

- 向导师请教学术问题

- 在社交场合寻求资源支持

这些行为虽然不叫“干谒”,但本质上与古代的干谒有着相似之处。

六、总结

“干谒”是古代文人为了谋求仕途、展示才华而向权贵或上级求助的行为。它既是个人发展的手段,也是当时社会文化的一部分。虽然现代社会不再使用这一说法,但类似的求取认可与机会的行为依然存在。

项目 内容
中文名称 干谒
含义 向上级或权贵求见、请求帮助
常见形式 书信、当面、诗歌、文章
历史时期 唐宋时期盛行
代表人物 李白、杜甫等
现代意义 类似于现代求职、求助等行为
优缺点 有利有弊,需谨慎对待

以上内容为原创总结,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干谒”的含义及其文化背景。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