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出处

2025-10-30 07:58:37

问题描述: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出处,麻烦给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30 07:58:37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出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这是他在向唐太宗李世民进谏时提出的重要治国理念,强调君主与百姓之间的关系如同水与舟的关系:水可以承载舟船,也可以将舟船倾覆。

一、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古代中国政治思想中的重要观点,最早见于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这句话形象地表达了人民对国家政权的重要性,强调统治者应以民为本,关心民生,否则将失去民心,导致政权不稳。

该观点不仅在古代被广泛引用,也在现代政治哲学中具有深远影响,成为许多国家领导人倡导“以人为本”政策的思想基础之一。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句子原文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出处 《谏太宗十思疏》
作者 魏征(唐朝)
背景 魏征向唐太宗李世民进谏时提出
含义 比喻人民是国家的根基,统治者若失民心,将导致政权崩溃
历史意义 强调“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现代应用 成为许多国家领导人强调民生政策的理论依据

三、结语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仅是古代政治智慧的体现,也是对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启示。它提醒我们,任何政权的稳固都离不开人民的支持与信任。因此,无论是在历史还是现实中,尊重民意、关注民生都是治国安邦的根本之道。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