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花8元买只鸡。9元卖出去。10元买回来、11元在卖出去。】这是一道经典的数学题,表面上看是简单的买卖过程,但仔细分析后,能让人对“利润”和“成本”的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
一、
这个人一共进行了四次交易:
1. 买鸡:花费8元;
2. 卖鸡:收入9元;
3. 再买鸡:花费10元;
4. 再次卖鸡:收入11元。
看似简单,但很多人会误以为总利润是(9-8)+(11-10)= 2元。其实,这种计算方式忽略了“重复购买”的影响。
正确的做法是将整个过程视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分段计算。因为第二次买鸡时,他并没有真正“持有”这只鸡,而是用之前赚的钱来支付,所以不能简单地把两次利润相加。
二、表格展示
步骤 | 操作 | 支出/收入 | 累计资金变化 | 说明 |
1 | 买鸡 | -8元 | -8元 | 初始投入 |
2 | 卖鸡 | +9元 | +1元 | 赚了1元 |
3 | 再买鸡 | -10元 | -9元 | 用之前的1元加上自己再出9元 |
4 | 再次卖鸡 | +11元 | +2元 | 总共赚了2元 |
三、关键点解析
- 第一次交易:赚了1元;
- 第二次交易:虽然赚了1元,但这次是用之前的1元加上自掏腰包的9元才买回鸡;
- 最终结果:总共赚了2元。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是赚了2元?”其实,这就是答案——他最终确实赚了2元,只是中间的过程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四、结论
这道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成本”与“利润”的关系。虽然看似两次交易,但实际上每一次操作都涉及到资金的流动和成本的重新计算。通过合理分析,可以得出最终利润为2元。
最终答案:这个人总共赚了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