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归赵的故事和含义简短】“完璧归赵”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成语故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智慧与勇气,也体现了忠诚与责任的重要性。
一、故事概述
战国时期,赵国拥有和氏璧,这是稀世珍宝。秦王听说后,提出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取。赵国不敢轻易答应,但又怕得罪秦国。于是,赵国派蔺相如出使秦国,负责带和氏璧前往。
蔺相如到秦国后,发现秦王并无诚意,只图占便宜。他机智地以“璧有瑕,请指示”为由,拿回玉璧,并在众目睽睽之下将玉璧摔碎,表明绝不让秦国白白得宝。秦王无奈,只好放他回国,赵国因此保住了和氏璧。
二、故事含义
“完璧归赵”寓意着:
- 维护国家尊严:不轻易让步,坚决捍卫国家利益。
- 机智应对危机:面对强权,冷静思考,灵活应对。
- 忠诚与担当:代表国家执行任务时,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总结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故事来源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 主要人物 | 蔺相如、秦王、赵王 | 
| 核心事件 | 蔺相如智取和氏璧,完璧归赵 | 
| 故事背景 | 战国时期,赵国与秦国之间的外交冲突 | 
| 故事寓意 | 维护国家尊严、机智应对、忠诚担当 | 
| 成语释义 | 指把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给主人 | 
| 现代应用 | 常用于形容处理问题时既不失原则又灵活应变 | 
通过“完璧归赵”的故事,我们可以学习到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如何运用智慧与勇气保护自己的利益,同时也强调了诚信与责任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