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完璧归赵的典故

2025-11-03 17:38:24

问题描述:

完璧归赵的典故,急!求解答,求此刻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3 17:38:24

完璧归赵的典故】“完璧归赵”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将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给原主,常用于表示诚信、守信和维护尊严的行为。

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赵国有一位名叫蔺相如的文臣,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胆识,成功地从秦国手中夺回了被掠夺的和氏璧,并将其完整地送回赵国,避免了一场可能爆发的战争,也维护了赵国的尊严和利益。

一、故事背景

- 时间:战国时期(公元前3世纪)

- 地点:赵国与秦国之间

- 主要人物:赵王、秦王、蔺相如、宦官缪贤、秦王的使者等

二、事件经过简要总结

阶段 内容概要
1. 和氏璧被秦王觊觎 秦国以十五座城池为诱饵,要求赵国交出稀世珍宝“和氏璧”。
2. 蔺相如受命出使 赵王派蔺相如前往秦国交涉,蔺相如凭借机智和勇气,成功说服秦王接受谈判。
3. 蔺相如设法取回玉璧 在秦宫中,蔺相如假装愤怒,威胁秦王,最终在众目睽睽之下夺回和氏璧。
4. 完璧归赵 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安全返回赵国,成功完成使命,赢得赵王的信任和尊重。

三、历史意义与影响

- 维护国家尊严:蔺相如以个人智慧和勇气,保全了赵国的利益,展现了外交才能。

- 树立诚信典范:蔺相如没有因秦王的威逼而妥协,坚持原则,体现了诚信与责任感。

- 促进外交关系:此事件成为后世处理外交事务的重要参考案例。

四、成语释义

完璧归赵:字面意思是“把完整的玉璧归还给原主”,引申为保持物品原貌,不损坏、不丢失,完整归还。常用于称赞人办事有责任心、讲信用、不贪图便宜。

五、相关人物简介

人物 角色 简介
蔺相如 赵国大臣 智勇双全,是“完璧归赵”事件的核心人物,后成为赵国重要谋士。
秦王 秦国君主 贪婪且强势,试图以强权获取和氏璧。
赵王 赵国君主 善于用人,信任蔺相如,最终保住了国家利益。

六、现代启示

“完璧归赵”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告诉我们:

- 在面对强权时,要有智慧和勇气;

- 诚信与责任是立身之本;

- 做事应讲究方式方法,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成果。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不仅了解了古代政治斗争的复杂性,也从中汲取了做人做事的道理。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