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自觉爱国守法的内容包括】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力量,肩负着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为了进一步规范教师职业行为,提升师德师风建设水平,教育部印发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其中“自觉爱国守法”是重要内容之一。该准则要求高校教师在思想上坚定理想信念,在行动上遵守法律法规,增强国家意识和法治观念。
以下是对“自觉爱国守法”相关内容的总结与梳理:
一、
1. 坚定理想信念
高校教师应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教师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
3. 遵守法律法规
教师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执教,不得有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不得传播非法信息或违反社会公德的内容。
4.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教师应增强国家安全意识,不参与任何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积极维护校园安全和社会和谐。
5.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道德素质,恪守教师职业操守,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和榜样。
二、表格展示
内容要点 | 具体要求 |
坚定理想信念 | 坚持马克思主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强国家认同感。 |
遵守法律法规 | 依法执教,不传播非法信息,不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 不参与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维护校园安全与社会稳定。 |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 提升自身道德素质,恪守职业操守,做学生榜样。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自觉爱国守法”不仅是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要求,更是其履行教育职责、服务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不断强化法律意识和国家观念,才能更好地承担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