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车引之的引是什么意思】一、
在古文《世说新语·方正》中,“下车引之”是一个常见的句子,出自“王朗乘船避难”的故事。其中“引”字是关键,理解其含义有助于准确把握整句话的意思。
“引”在此处有“拉、牵、引导”的意思,表示某人下车后主动拉住另一个人,表现出一种礼让、尊重或友好的态度。这个字在古代汉语中常用于描述动作的牵引或引导,具有一定的礼仪色彩。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引”的含义及用法,以下通过表格形式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二、表格展示
字词 | 拼音 | 含义 | 用法说明 | 出处 | 示例 |
引 | yǐn | 拉、牵、引导 | 表示主动拉住某人,有礼貌或亲密的动作 | 《世说新语·方正》 | 下车引之 |
引申义 | / | 带领、引导 | 可引申为带领他人前进或引导方向 | / | 引路、引见 |
其他常见用法 | / | 延长、伸展 | 如“引弓”、“引颈” | / | 引刀、引吭高歌 |
三、扩展说明
“下车引之”这一句出现在《世说新语》中,讲述的是王朗与华歆之间的对话。王朗在逃难时答应带华歆同行,但后来又想抛弃他,华歆则坚持不弃。王朗因此感叹:“本所以疑,正为此耳。”而华歆则说:“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最终王朗被华歆的诚信所折服。
在这个情境中,“下车引之”指的是王朗下车后主动拉住华歆的手,表示愿意接纳他一同前行。这里的“引”不仅是一个动作,更是一种态度的表达,体现了古人重信义、讲情义的价值观。
四、结语
“下车引之”的“引”字,在古文中主要表示“拉、牵、引导”,带有强烈的礼仪和情感色彩。理解这个词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古文中的思想内涵和人物关系。通过表格的形式,可以更直观地掌握“引”的不同用法和意义,提升古文阅读能力。
如需进一步分析其他古文词语或句子,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