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与地税的税种包括什么】在中国,税收体系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三大类。通常所说的“国税”主要指中央税和中央与地方共享税,而“地税”则主要指地方税。随着2018年税务机构改革的推进,原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合并为新的国家税务总局,统一负责各项税收的征收管理。不过,从税种划分的角度来看,仍可依据税收归属进行分类。
以下是对国税与地税税种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国税(中央税及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国税主要包括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收入归中央的税种,以及中央与地方共同分享的税种。这些税种在税收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税种名称 | 税收性质 | 收入归属 | 备注 |
增值税 | 流转税 | 中央与地方共享 | 一般纳税人按比例分配 |
消费税 | 特殊调节税 | 中央 | 主要针对特定消费品 |
关税 | 进出口税 | 中央 | 由海关征收 |
企业所得税 | 所得税 | 中央与地方共享 | 跨地区企业按比例分配 |
个人所得税 | 所得税 | 中央与地方共享 | 部分收入归地方 |
资源税 | 资源补偿税 | 地方 | 与资源开发相关 |
城市维护建设税 | 附加税 | 地方 | 与增值税、消费税挂钩 |
二、地税(地方税)
地税主要是指由地方政府管理、收入归地方的税种,用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虽然税务机构已合并,但部分税种仍按照属地原则进行管理。
税种名称 | 税收性质 | 收入归属 | 备注 |
房产税 | 财产税 | 地方 | 针对房屋持有者 |
土地增值税 | 财产转让税 | 地方 | 针对土地增值收益 |
印花税 | 行为税 | 地方 | 适用于合同、凭证等 |
契税 | 财产转移税 | 地方 | 针对不动产买卖 |
土地使用税 | 土地占用税 | 地方 | 针对城镇土地使用者 |
车船税 | 车辆船舶税 | 地方 | 针对车辆和船舶拥有者 |
环境保护税 | 生态补偿税 | 地方 | 针对污染排放行为 |
三、总结
国税与地税的划分主要基于税收的归属和用途。国税多为中央税或中央与地方共享税,涉及范围广、金额大;地税则侧重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尽管税务机构已统一,但在实际操作中,税种的归属仍然清晰可辨。
了解国税与地税的税种构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我国税收制度的结构和运行机制,也为企业和个人依法纳税提供了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