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武不屈全文解释】“威武不屈”是一个成语,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句话表达了一个人在面对权势、威胁或压迫时,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不被吓倒、不被征服的精神。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威武 | 指权势、威严、强暴的力量 |
不屈 | 不屈服、不低头、不妥协 |
整体含义:
“威武不屈”指人在面对强权、暴力或压力时,依然保持坚定的意志和独立的人格,不向邪恶势力低头。
二、出处与背景
该成语最早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原文为: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这段话是孟子对“大丈夫”人格的定义。他认为,真正的男子汉应当具备三种品质:
1. 富贵不能淫:即使身处富贵,也不迷失本心;
2. 贫贱不能移:即使身处贫贱,也不改变志向;
3. 威武不能屈:即使面对强权和暴力,也不屈服。
三、现代意义与应用
方面 | 解释 |
个人修养 | 强调个体在逆境中保持尊严和立场的重要性 |
道德教育 | 常用于鼓励人们坚持正义、勇敢面对困难 |
社会价值 | 体现一种正直、坚韧的价值观,具有激励作用 |
文化象征 | 在文学、影视、历史人物中常被用来形容英雄气概 |
四、典型例子
人物 | 事例 | 精神体现 |
文天祥 | 面对元军俘虏,拒绝投降,最终英勇就义 | 威武不屈的典范 |
岳飞 | 忠于国家,宁死不屈,被奸臣陷害仍不改其志 | 忠贞不屈的代表 |
林则徐 | 抵抗外来侵略,坚决禁烟,不惧权贵 | 坚守原则,不屈于强权 |
五、总结
“威武不屈”不仅是一种精神境界,更是一种道德操守的体现。它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内心的坚定与人格的完整。这一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对现代社会中的个人品格培养具有深远影响。
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威武不屈 |
出处 | 《孟子·滕文公下》 |
含义 | 面对强权不屈服,保持坚定意志 |
核心思想 | 坚持原则、不畏强权、维护尊严 |
应用领域 | 个人修养、道德教育、文化象征 |
典型人物 | 文天祥、岳飞、林则徐等 |
现代意义 | 鼓励人们在困境中保持勇气与正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