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古诗原文】杜甫的《蜀相》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律诗,全诗以深沉的情感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敬仰与惋惜。该诗不仅展现了杜甫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体现了他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
一、原文内容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二、诗歌
这首诗通过对诸葛亮祠堂的描写,引出了对这位历史名人的追思。诗中既有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有对人物精神的赞美。杜甫借古抒怀,表达了自己对忠臣良将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三、关键句解析
句子 | 解析 |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 开篇设问,点明地点,营造庄严肃穆的氛围。 |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描写祠堂周围的景色,表现自然之美与人世沧桑的对比。 |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赞扬诸葛亮的忠诚与智慧,体现其辅佐两代君主的功绩。 |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抒发对诸葛亮早逝的惋惜,以及对壮志未酬的感慨。 |
四、诗歌主题与情感
主题 | 情感表达 |
历史人物的赞颂 | 对诸葛亮忠诚、智慧的崇敬 |
个人情怀的寄托 | 表达自身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
壮志难酬的感慨 | 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惋惜 |
五、艺术特色
- 结构严谨:全诗四联八句,层次分明,起承转合自然。
- 语言凝练:用词简练而富有意境,如“空好音”、“泪满襟”等,极具感染力。
- 情景交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烘托出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之情。
六、总结
《蜀相》是杜甫在成都游览武侯祠时所作,既是对诸葛亮的深情缅怀,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诗中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杜甫作为一位忧国忧民诗人的深厚情怀。这首诗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与文化思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