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黄牛滩原文及翻译注释】《水经注》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的一部地理学名著,内容详实,文笔优美,是中国古代地理学的重要文献。其中“黄牛滩”一节,描写了长江上游某段河流的自然风貌与人文景观,具有极高的历史与文学价值。
一、原文
> 黄牛滩
> 江水又东,径黄牛山下,有石色如黄牛,故曰黄牛滩。其山甚高,临江,水深不可测。其上多竹,人迹罕至。每至春月,山中多雨,水涨而溢,行人不能渡,惟以舟楫为便。其山之南,有渔人之舍,常有白鹿出没其间。
二、翻译
> 长江继续向东流,经过黄牛山下,山上有一块石头颜色像黄牛,因此称为黄牛滩。这里的山非常高,靠近江边,江水很深,无法测量。山上有许多竹子,人很少到那里去。到了春天,山中多雨,江水上涨,溢出河岸,行人无法过河,只能依靠船只。山的南面,有渔人的住所,常常有白鹿在其中出没。
三、注释
| 原文词语 | 翻译 | 注释 |
| 黄牛滩 | 黄牛滩 | 因山形似黄牛得名 |
| 江水 | 长江水 | 指长江的水流 |
| 东 | 向东 | 方向词,表示水流方向 |
| 径 | 经过 | 表示水流经过某地 |
| 黄牛山 | 黄牛山 | 山名,因山形得名 |
| 石色如黄牛 | 石头的颜色像黄牛 | 形容山石形状奇特 |
| 故曰黄牛滩 | 所以称为黄牛滩 | 解释名称来源 |
| 其山甚高 | 这座山非常高 | 描述山的地形特征 |
| 临江 | 靠近江边 | 表明地理位置 |
| 水深不可测 | 江水很深,无法测量 | 强调江水的深度 |
| 其上多竹 | 山上有很多竹子 | 描述山上的植被 |
| 人迹罕至 | 人很少到那里 | 表示人烟稀少 |
| 春月 | 春天的时候 | 指季节 |
| 山中多雨 | 山中经常下雨 | 描述气候特点 |
| 水涨而溢 | 江水上涨并溢出 | 描述水位变化 |
| 行人不能渡 | 行人无法过河 | 表示交通不便 |
| 惟以舟楫为便 | 只能依靠船只 | 表示交通方式 |
| 山之南 | 山的南面 | 地理方位 |
| 渔人之舍 | 渔人的住所 | 表示居住地 |
| 常有白鹿出没其间 | 常常有白鹿出现 | 描述动物活动 |
四、总结
《水经注·黄牛滩》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黄牛山一带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场景。文章不仅展现了当时的地理风貌,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敬畏。通过对山势、水文、植被、动物等细节的描写,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地理知识和文学修养。
该段文字虽短,却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是研究古代地理、民俗、生态的重要资料。同时,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古代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第一手资料。
关键词:水经注、黄牛滩、原文、翻译、注释、地理、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