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成语有哪些】在汉语中,“惊”字常用于成语中,表达惊讶、震惊、惊恐等情绪。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达,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文化和心理状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惊”字成语,并附上简要解释与出处。
一、常见“惊”字成语总结
成语 | 拼音 | 含义 | 出处/来源 |
惊慌失措 | jīng huāng shī cuò | 害怕得不知如何是好 | 《后汉书·王符传》 |
惊心动魄 | jīng xīn dòng pò | 形容非常震撼人心 | 《楚辞·九歌·少司命》 |
惊涛骇浪 | jīng tāo hài làng | 比喻险恶的环境或激烈的斗争 | 《三国演义》 |
惊世骇俗 | jīng shì hài sú | 使世人感到震惊 | 《史记·货殖列传》 |
惊弓之鸟 | jīng gōng zhī niǎo | 比喻受过惊吓的人遇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 《战国策·楚策四》 |
惊天动地 | jīng tiān dòng dì | 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 《后汉书·王符传》 |
惊惶不安 | jīng huáng bù ān | 非常恐慌,心神不宁 | 《三国志·魏书·董卓传》 |
惊叹不已 | jīng tàn bù yǐ | 非常惊讶,感叹不止 | 《红楼梦》 |
惊蛇入草 | jīng shé rù cǎo | 比喻事情发生得突然 | 《晋书·王导传》 |
惊魂未定 | jīng hún wèi dìng | 惊吓后还没有恢复平静 | 《水浒传》 |
二、总结
“惊”字成语广泛应用于文学、历史、日常交流中,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它们不仅表达了人类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心理反应,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了解这些成语,我们不仅能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魅力。
如需进一步了解某个成语的具体用法或典故,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