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病的词语意思】“疟病”是一个中医术语,常用于描述由疟疾引起的疾病。在古代医学文献中,“疟”字多指因外感风寒湿邪或感受暑热之气而引发的周期性发热、寒战、出汗等症状,通常与“疟疾”同义。但“疟病”一词更侧重于对疾病本身的描述,而非仅限于由疟原虫感染所致的现代医学意义上的疟疾。
一、
“疟病”是中医中对一种具有周期性发热症状的疾病的统称,常见症状包括寒战、高热、出汗等,多由外感湿邪、风寒或暑热引起。该病在古代多被认为是由“瘴气”或“疟邪”侵袭所致,现代医学则多将其归类为疟疾,由疟原虫感染引起。尽管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对“疟病”的理解有所不同,但在临床表现上仍有较多相似之处。
二、表格:疟病的词语意思解析
词语 | 含义说明 | 来源/背景 | 现代解释 |
疟 | 指一种周期性发热、寒战、出汗的疾病 | 中医经典如《伤寒论》《金匮要略》 | 现代医学中的疟疾,由疟原虫感染引起 |
病 | 指身体不适、患病的状态 | 中医常用术语 | 疾病状态,包括多种病因导致的健康问题 |
疟病 | 指由疟邪或疟原虫引起的周期性发热性疾病 | 古代中医文献 | 现代医学中的疟疾,也可泛指类似症状的疾病 |
疟疾 | 由疟原虫寄生在人体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 现代医学定义 | 通过蚊虫传播的寄生虫病,主要症状为寒战、高热、出汗 |
疟邪 | 古代中医认为引起疟病的致病因素 | 《黄帝内经》等古籍 | 多指外感湿邪、风寒或暑热等致病因素 |
三、小结
“疟病”一词在中医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含义涵盖从外感邪气到具体病症的广泛范围。随着医学的发展,现代医学已明确“疟病”多指由疟原虫引起的疟疾,但传统中医仍保留了对“疟病”这一术语的使用,尤其在辨证施治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了解“疟病”的词语意思,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代医学文献和现代医学之间的联系与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