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人莫之许也句式是什么】一、
“时人莫之许也”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是古代汉语中典型的宾语前置句式。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时的人没有谁认可他。”其中,“莫之许也”是“莫许之也”的倒装形式,属于古汉语中的常见语法现象。
在文言文中,为了强调宾语或出于修辞需要,常将宾语提前至动词之前,形成“宾语前置”。这种句式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见,但在阅读古文时必须掌握其结构和用法。
本文将从句式类型、语法分析、例句对比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并通过表格形式对“时人莫之许也”的句式特点进行归纳总结。
二、句式分析与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原句 | 时人莫之许也 |
出处 | 《三国志·诸葛亮传》 |
现代翻译 | 当时的人没有谁认可他。 |
句式类型 | 宾语前置句 |
结构分析 | “莫”为否定副词,“之”为代词作宾语,“许”为动词,“也”为语气助词。 |
正常语序 | 莫许之也(即“没有人认可他”) |
语法特点 | 1.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2. 强调宾语“之” 3. 用于书面语,增强表达效果 |
类似句式 | ①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② 何以知之?(《论语》) ③ 沛公安在?(《鸿门宴》) |
语言风格 | 文言文,庄重、简洁、含蓄 |
三、拓展理解
“时人莫之许也”不仅是一个语法现象,更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诸葛亮的评价。尽管他才华横溢,但当时大多数人并不了解他的能力,直到后来才被广泛认可。这种“先抑后扬”的写法,在古文中较为常见,既增强了文章的层次感,也体现了人物的成长与转变。
此外,宾语前置句在文言文中具有重要的修辞作用,可以突出重点、增强语气,使句子更具表现力。因此,掌握此类句式对于深入理解古文内容至关重要。
四、结语
“时人莫之许也”是一句典型的文言宾语前置句,体现了古汉语的语法特点和表达方式。通过对其句式结构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文的语言逻辑,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同时,这类句式也是学习古代文学的重要基础,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