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间普通的教室里,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进来,照亮了学生们认真听讲的脸庞。这是语文课的时间,李老师站在讲台上,手里拿着一本泛黄的书本,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分享一个小故事。”李老师的声音轻柔而富有感染力,“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一个小村庄里。”
学生们立刻来了兴趣,纷纷坐直身体,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李老师,期待着接下来的内容。
李老师继续说道:“这个村庄里住着一位老木匠,他手艺精湛,制作的家具不仅实用而且美观。有一天,村长找到他说,‘老木匠啊,我们村里要建一座桥,你能帮忙吗?’”
学生们听得入神,有人忍不住插话:“那老木匠答应了吗?”
李老师笑着点点头:“当然答应了!老木匠说,‘只要是为了大家,我愿意尽力而为。’于是,他开始精心设计这座桥。他挑选最好的木材,仔细测量每一块木头的尺寸,还画了许多草图,确保桥梁既坚固又美观。”
说到这里,李老师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每一个学生,仿佛是在鼓励他们思考这个问题。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桥终于建好了。村民们都非常高兴,纷纷夸赞老木匠的技艺高超。可是,有一天,一位年轻人来到桥边,看到桥的一角有些松动,便大声喊道,‘这桥不安全,会塌的!’”
学生们都屏住了呼吸,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老木匠听到这话,并没有生气,而是走到桥边仔细检查了一遍,发现确实有一块木头没有固定好。他马上找来工具,重新加固了那部分。事后,他对村民们说,‘谢谢那位年轻人提醒,这样我们才能做得更好。’”
李老师说完,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学生们被老木匠的谦逊和责任感深深打动。
“同学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负责,同时也要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李老师总结道,“希望你们也能像老木匠一样,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进步。”
下课铃声响了,但学生们仍然沉浸在故事中,互相讨论着如何在生活中实践这些道理。这个小小的语文课堂故事,就这样悄悄地在每个孩子的心中种下了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