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文质彬彬的释义

2025-11-06 22:18:33

问题描述:

文质彬彬的释义,在线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6 22:18:33

文质彬彬的释义】“文质彬彬”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的举止、谈吐、气质等方面既文雅又朴实,具有良好的教养和风度。该词源自《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在这里强调,一个人如果只注重内在品质而忽视外在修养,就会显得粗俗;反之,若只追求外表的华丽而缺乏内在的实质,则会显得虚浮。只有文与质相辅相成,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一、释义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文质彬彬
出处 《论语·雍也》
原意 文与质相称,内外兼修,合乎礼仪
现代含义 形容人举止文雅、有礼貌、有教养
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人的气质、风度或行为表现
近义词 温文尔雅、谦逊有礼、彬彬有礼
反义词 粗鲁无礼、轻浮浅薄、不拘小节

二、详细解释

“文”通常指文化、文采、礼仪等外在表现,“质”则指本质、内在素质、品德等。两者结合,表示一个人既有丰富的学识和修养,又有诚恳踏实的品格。这种状态被认为是理想人格的体现。

在现代社会中,“文质彬彬”不仅用于形容个人,也可用于评价文学作品、艺术风格或社会风气。例如,一部作品如果“文质彬彬”,往往意味着它既有深度的思想内容,又有优美的表达形式。

三、使用示例

1. 他虽出身普通,但言谈举止文质彬彬,令人敬佩。

2. 这位演员在舞台上表现得文质彬彬,尽显大家风范。

3. 在商务场合中,保持文质彬彬的态度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注意事项

- “文质彬彬”强调的是内外平衡,不可偏废。

- 不宜用于形容过于做作或虚假的表现。

- 适用于正式或半正式场合,日常口语中较少使用。

总之,“文质彬彬”不仅是对一个人外在形象的赞美,更是对其内在修养的高度认可。它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内外兼修”的价值观,值得我们在生活中不断追求和实践。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