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叫什么】1957年10月4日,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来临——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Sputnik 1)成功发射升空。这不仅是人类探索宇宙的开端,也标志着冷战时期科技竞赛的正式拉开序幕。
“斯普特尼克1号”由苏联研制并发射,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将人造物体送入地球轨道。它的成功不仅震惊了世界,也促使美国加快了航天技术的发展,最终推动了“阿波罗计划”和登月任务的实现。
以下是对“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简要总结:
“斯普特尼克1号”是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于1957年由苏联发射。它重约83.6公斤,外形为一个直径约58厘米的金属球体,表面装有四个天线,用于向地球发送无线电信号。尽管体积不大,但它在太空运行了大约三个月,完成了多项科学实验,并为后续的航天探索奠定了基础。
这一事件被视为现代航天时代的起点,也是全球科技竞争的重要里程碑。
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卫星名称 | 斯普特尼克1号(Sputnik 1) |
| 发射国家 | 苏联 |
| 发射时间 | 1957年10月4日 |
| 卫星重量 | 约83.6公斤 |
| 外形尺寸 | 直径约58厘米 |
| 功能 | 传输无线电信号、测试轨道环境 |
| 运行时间 | 约3个月 |
| 意义 | 人类进入太空的标志 |
通过了解“斯普特尼克1号”的历史背景与技术特点,我们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它对现代航天科技发展的深远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