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是什么意思关山月原文和翻译】一、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关山月》,是这首诗的开篇两句。这两句描绘了边塞之地的壮阔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边疆战士的同情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关山月》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全诗通过描绘边塞的自然风光与戍边将士的生活,抒发了诗人对战争的感慨和对家国情怀的思考。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翻译,便于理解其内容与情感。
二、《关山月》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 明亮的月亮从天山升起,茫茫云海之间。 |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 长风穿越万里,吹过玉门关。 |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 汉代曾从白登山出兵,匈奴窥视着青海湾。 |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 自古以来的战场,很少有人能回来。 |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 守边的士兵望着边塞的景色,思乡之情令人愁苦。 |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 在高楼之上,今夜也难以停止叹息。 |
三、诗句解析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描绘的是边塞地区的辽阔与神秘。天山是古代边塞的重要地理标志,明月高悬,云海翻腾,营造出一种空旷、悠远的意境。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暗示了边塞的艰苦与孤独。
李白以雄浑的语言风格写边塞诗,虽不直接歌颂战争,但通过对边塞环境的描绘,传达出对将士们命运的关注与悲悯。
四、结语
《关山月》不仅是一首描写边塞风光的诗,更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的作品。它通过“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这样的意象,引出对战争、和平、家国情怀的深刻思考。
如需进一步了解李白的边塞诗风格或相关历史背景,可参考更多唐诗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