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衾不耐五更寒原文】“罗衾不耐五更寒”出自唐代诗人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原句为:“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罗衾不耐五更寒。”此句描绘了词人深夜独坐、孤寂难眠的情景,表达了深切的忧思与离愁。
一、原文解析
词语 | 含义 | 表达情感 |
罗衾 | 轻软的丝织被子 | 表示生活富足但内心冷清 |
不耐 | 不经受、忍受不了 | 表现身体寒冷与心理凄凉 |
五更寒 | 五更时分的寒冷 | 暗指夜深人静、孤独难眠 |
整句“罗衾不耐五更寒”通过描写夜晚的寒冷,衬托出词人内心的孤寂和对过往的怀念。这种“寒”不仅是物理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冷落与无助。
二、词作背景
李煜是南唐后主,虽为帝王,却因国破家亡而沦为俘虏。他的词风由前期的宫廷艳丽转向后期的哀婉沉郁。《相见欢》正是他被囚汴京期间所作,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是其代表作之一。
三、艺术特色
特点 | 内容说明 |
意象鲜明 | 如“月如钩”、“寂寞梧桐”等意象营造出孤寂氛围 |
情感深沉 | “剪不断,理还乱”表现离愁难以排解 |
语言简练 | 全词仅46字,却意境深远,情感丰富 |
四、总结
“罗衾不耐五更寒”一句,虽寥寥数语,却道尽了李煜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它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更是对其人生境遇的真实写照。这首词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高度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
原文 | 罗衾不耐五更寒 |
释义 | 寒冷的夜晚,连轻软的被子也难以抵御 |
情感 | 孤独、离愁、哀伤 |
艺术手法 | 意象、象征、对比 |
作者背景 | 南唐后主,亡国之君,词风由华丽转为沉郁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罗衾不耐五更寒”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心境的写照,体现了李煜词作中那种“以情动人”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