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如何读】“崆峒”是一个较为少见的词语,常出现在地名或文学作品中。很多人在第一次看到这个词时,可能会因为字形复杂而不知如何发音。本文将从拼音、字义、常见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拼音与读音
“崆峒”是一个双音节词,正确的拼音是:
- 崆(kōng)
- 峒(dòng)
整体读作:kōng dòng
需要注意的是,“崆”字读作第一声(阴平),而“峒”读作第四声(去声)。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时,发音应连贯自然,不可误读为“kōng tóng”或“kǒng dòng”。
二、字义解析
1. 崆(kōng)
“崆”字本义为山名,多用于地名或古文。在现代汉语中,它较少单独使用,更多作为复合词的一部分出现。
2. 峒(dòng)
“峒”原指山间的小平地或村落,也常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地名。如“苗峒”、“壮峒”等。
三、常见用法与出处
“崆峒”最著名的用法是作为地名,指的是中国甘肃省平凉市的崆峒山,是中国道教圣地之一,与泰山、华山、衡山、嵩山并称为“五岳”,但并非五岳之一。
此外,在古代文献中,“崆峒”也常被用来象征高远、幽深的山林之地,具有一定的文化意蕴。
四、总结表格
词语 | 拼音 | 发音方式 | 含义 | 常见用法 | 备注 |
崆峒 | kōng dòng | “崆”读kōng(第一声),“峒”读dòng(第四声) | 山名;地名 | 地名(如崆峒山)、文学用语 | 不可误读为“kōng tóng”或“kǒng dòng” |
五、注意事项
- 在日常交流中,“崆峒”不常见,因此很多人会将其误读。
- 在书写时要注意字形,尤其是“崆”和“崆”的区别(“崆”为左右结构,“崆”为上下结构)。
- 若在阅读古文或地方志时遇到“崆峒”,建议结合上下文理解其含义。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清晰了解“崆峒”的正确读音、含义及使用场景。对于不熟悉该词的人群来说,掌握这些信息有助于避免发音错误,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