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编累牍的意思是什么】“连编累牍”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文章或书籍数量多、篇幅长。这个成语在文学、出版、学术等领域中较为常见,用来描述作者写作频繁、作品丰富,或者书籍数量庞大。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以下是对“连编累牍”的总结与分析。
一、成语释义
成语 | 连编累牍 |
拼音 | lián biān lěi dú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其言甚切,其文甚繁,连编累牍,不能尽载。” |
含义 | 原指书籍或文章连续不断,数量众多;现多用来形容写作频繁、作品丰富。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常用于评价作家的作品量或书籍的数量。 |
近义词 | 连篇累牍、著作等身、文笔 prolific |
反义词 | 匿名无闻、寥寥无几、少之又少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文学评论 | 他一生著述颇丰,可谓连编累牍。 |
出版行业 | 该出版社近年来连编累牍,推出多部畅销书。 |
学术研究 | 他对某一领域的研究深入,连编累牍,成果丰硕。 |
三、成语解析
“连编累牍”由“连编”和“累牍”两个部分组成:
- 连编:指连续编写、撰写。
- 累牍:指一本接一本地写成书籍或文章。
整体意思是“接连不断地书写”,强调的是数量多、持续性强。
四、注意事项
1. 避免滥用:虽然“连编累牍”表示作品多,但若不加区分地使用,可能显得夸张。
2. 语境适配:适用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表达,口语中较少使用。
3. 搭配得当:通常与“著作”、“作品”、“书籍”等词语搭配使用。
五、总结
“连编累牍”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写作勤奋、作品丰富,或者书籍数量庞大。它不仅体现了语言的美感,也反映了对作者创作能力的认可。在实际使用中,需注意语境和搭配,以确保表达准确、自然。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连编累牍”的含义及其应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