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濡目染意思】“耳濡目染”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长期接触某种环境或影响下,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影响。这个成语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也常出现在写作、教育等场景中。为了更清晰地理解其含义及用法,以下将从释义、出处、用法及例句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
“耳濡目染”出自《宋史·王安石传》:“士大夫多以浮华相尚,而公(王安石)独能自守,不为流俗所动,盖其心志高远,耳濡目染,皆有定见。”意思是: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它强调的是一种长期的、持续的影响,而不是一次性的刺激。
该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的潜移默化影响,从而形成一定的思想、行为或习惯。因此,在表达时,往往带有正面或中性的评价,强调环境对人的塑造作用。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耳濡目染 |
拼音 | ěr rú mù rǎn |
出处 | 《宋史·王安石传》 |
字面意思 | 耳朵听多了,眼睛看多了,自然受到影响 |
引申意义 | 长期接触某种环境或事物,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
用法 | 常用于描述人受环境影响的过程,多用于正面或中性语境 |
近义词 | 耳闻目睹、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
反义词 | 置若罔闻、视而不见、无动于衷 |
例句 | 他从小在书香门第长大,耳濡目染,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 |
三、使用建议
在实际使用中,“耳濡目染”适用于描写人物成长、文化传承、家庭教育等方面。例如:
- 家庭氛围浓厚,孩子耳濡目染,自然懂得礼仪。
- 在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工作,员工耳濡目染,也会更加努力。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耳濡目染”常用于正面语境,但也可以根据上下文表达负面影响,如:“他长期处于不良环境中,耳濡目染,逐渐变得冷漠无情。”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耳濡目染”的含义与用法,帮助我们在写作和表达中更加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