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问我答 >

铁公鸡的成语典故

2025-11-02 19:22:21

问题描述:

铁公鸡的成语典故,在线等,求大佬翻牌!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2 19:22:21

铁公鸡的成语典故】“铁公鸡”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那些极其吝啬、一毛不拔的人。这个成语虽然听起来有些戏谑,但其背后却有着一段有趣的历史故事。

成语来源

“铁公鸡”的典故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相传有一位名叫“铁公鸡”的人,他非常吝啬,连自己家的鸡都不愿意多喂一点食,甚至在冬天也不给鸡取暖。他的这种极端节俭的行为被人们传为笑谈,久而久之,“铁公鸡”就成为了形容吝啬鬼的代名词。

此外,也有说法认为“铁公鸡”来源于古代的一种铜钱——“铁公鸡”,因为这种铜钱质地坚硬,不易磨损,象征着一种“死守钱财”的性格特征。

成语含义与用法

项目 内容
成语 铁公鸡
拼音 tiě gōng jī
含义 形容极度吝啬、不愿花钱的人
出处 明代民间传说
用法 多用于口语或文学作品中,带有贬义
近义词 吝啬鬼、铁公鸡
反义词 大方、慷慨

使用场景举例

1. 日常对话中:

“他真是个铁公鸡,连请朋友喝杯咖啡都不肯。”

2. 文学作品中:

“小说中的主角是个典型的铁公鸡,从不轻易花钱。”

总结

“铁公鸡”这一成语源自古代对吝啬者的形象化描述,经过历史的演变,已成为现代汉语中一个广为人知的表达方式。它不仅生动地刻画了某些人的性格特点,也提醒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应保持适度的慷慨与友善。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或冒犯。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