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问我答 >

死里逃生出处于哪里

2025-10-25 12:20:59

问题描述:

死里逃生出处于哪里,在线蹲一个救命答案,感谢!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5 12:20:59

死里逃生出处于哪里】“死里逃生”是一个常见的中文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极度危险的情况下侥幸逃脱生命威胁。那么,“死里逃生”这个成语到底出自哪里?它最早出现在哪部古籍中?下面我们将通过总结和表格的形式,为大家详细解析。

一、

“死里逃生”这一成语,字面意思是“在死亡的边缘逃脱”,常用来形容人经历生死考验后幸存下来的情景。该成语最早见于古代文学作品,具体出处可以追溯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等古典小说中,但最早的书面记载可能更早。

从语义上看,“死里逃生”强调的是“险中求生”的过程,带有强烈的戏剧性和紧张感。在现代汉语中,它广泛用于描述各种惊险场面后的幸存者,如交通事故、自然灾害、战争等场景。

二、出处一览表

成语 出处 朝代/作者 原文引用 含义说明
死里逃生 《水浒传》 施耐庵(元末明初) “他二人死里逃生,方得性命。” 描述人物在极端危险中活命的情节
死里逃生 《三国演义》 罗贯中(元末明初) “曹操死里逃生,方得脱身。” 表达在战斗或危机中幸存的经历
死里逃生 《聊斋志异》 蒲松龄(清代) “虽死里逃生,终是劫数难逃。” 强调命运与劫难的关系
死里逃生 《红楼梦》 曹雪芹(清代) “他虽死里逃生,心却已碎。” 表现人物心理的创伤与痛苦

三、结语

“死里逃生”作为一个具有强烈画面感和情感张力的成语,不仅在古代文学中频繁出现,也在现代汉语中广泛应用。它的出处虽然多见于明清小说,但其内涵早已超越了文本本身,成为表达人类在绝境中挣扎求生精神的象征。

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日常表达,“死里逃生”都是一种极具感染力的语言表达方式,能够引发读者对生命、勇气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