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问我答 >

什么什么什么弓的成语

2025-10-24 21:11:31

问题描述:

什么什么什么弓的成语,真的急需答案,求回复求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4 21:11:31

什么什么什么弓的成语】在汉语中,有许多以“弓”字结尾的成语,这些成语不仅结构独特,而且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典故。本文将总结一些常见的“什么什么什么弓”的成语,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清晰展示。

一、常见“什么什么什么弓”的成语总结

1. 拉满弓

- 含义:形容全力以赴、准备充分的状态。

- 出处:常用于比喻人或事物处于最佳状态,随时可以行动。

- 示例:他早已拉满弓,只等时机一到便出击。

2. 张弓搭箭

- 含义:形容准备战斗或采取行动。

- 出处:源自古代射箭动作,象征蓄势待发。

- 示例:敌军逼近,我方已张弓搭箭,严阵以待。

3. 弯弓搭箭

- 含义:与“张弓搭箭”类似,表示准备攻击。

- 出处:多用于描述战争或对抗场景。

- 示例:他站在高处,弯弓搭箭,瞄准目标。

4. 回弓反手

- 含义:指突然改变方向或策略,出其不意地反击。

- 出处:常用于军事或策略层面。

- 示例:敌人以为我们无备,没想到我们回弓反手,一举击溃。

5. 引弓而射

- 含义:表示拉弓射箭的动作,也可引申为果断行动。

- 出处:多用于描述决断力强的人或事。

- 示例:他冷静地引弓而射,一箭中的。

6. 挽弓如月

- 含义:形容拉弓时的力度和姿态优美。

- 出处:常用于文学描写,表现武将英姿。

- 示例:他挽弓如月,气势逼人,令敌人胆寒。

7. 百步穿杨

- 含义:形容射箭技术高超,百步之外也能命中目标。

- 出处:出自《战国策》,用于赞美射术精湛。

- 示例:他的箭法堪称百步穿杨,令人叹服。

8. 弦惊弓影

- 含义:比喻因疑神疑鬼而产生恐惧心理。

- 出处:出自《晋书·乐广传》,寓意过度猜疑。

- 示例:他总是弦惊弓影,对任何小事都感到不安。

9. 惊弓之鸟

- 含义:比喻受过惊吓的人,遇到一点动静就非常紧张。

- 出处:出自《战国策》,用来形容心理创伤。

- 示例:她曾经被欺骗过,现在成了惊弓之鸟,稍有风吹草动就害怕。

10. 弃甲曳兵

- 含义:形容战败逃跑时狼狈的样子。

- 出处:多用于战争场景,表现失败者的窘态。

- 示例:敌军弃甲曳兵,仓皇逃窜。

二、表格汇总

成语 含义 出处 示例句子
拉满弓 全力以赴,准备充分 现代用法 他早已拉满弓,只等时机一到便出击。
张弓搭箭 准备战斗或行动 古代军事 敌军逼近,我方已张弓搭箭,严阵以待。
弯弓搭箭 准备攻击 古代战争 他站在高处,弯弓搭箭,瞄准目标。
回弓反手 改变方向,出其不意反击 军事策略 我们回弓反手,一举击溃敌人。
引弓而射 果断行动 文学描写 他冷静地引弓而射,一箭中的。
挽弓如月 拉弓姿势优美,力量强大 武将描写 他挽弓如月,气势逼人,令敌人胆寒。
百步穿杨 射箭技术高超 《战国策》 他的箭法堪称百步穿杨,令人叹服。
弦惊弓影 因疑神疑鬼而恐惧 《晋书》 他总是弦惊弓影,对任何小事都感到不安。
惊弓之鸟 受过惊吓后极度敏感 《战国策》 她成了惊弓之鸟,稍有风吹草动就害怕。
弃甲曳兵 战败逃跑的狼狈样子 古代战争 敌军弃甲曳兵,仓皇逃窜。

三、结语

“什么什么什么弓”的成语虽然数量不多,但每一个都具有独特的文化和语言价值。它们不仅展现了古人对弓箭文化的重视,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在战争、艺术和心理层面的深刻思考。了解这些成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的丰富性与趣味性。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