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夜雨寄北诗词解释】《夜雨寄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语言含蓄婉转,情感真挚深沉,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夜雨、孤灯、秋池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清、寂寞的氛围,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期盼与对现实的无奈。
一、诗歌原文
> 君问归期未有期,
> 巴山夜雨涨秋池。
> 何当共剪西窗烛,
> 却话巴山夜雨时。
二、逐句解释
句子 | 解释 |
君问归期未有期 | 你问我什么时候回来,我却无法给你一个明确的日期。 |
巴山夜雨涨秋池 | 巴山的夜晚下着雨,秋水上涨,池塘满溢。 |
何当共剪西窗烛 |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在西窗下剪烛夜谈呢? |
却话巴山夜雨时 | 那时再回忆今天巴山夜雨的情景吧。 |
三、整体赏析
这首诗以“夜雨”为背景,借景抒情,情感细腻动人。诗中的“夜雨”不仅是自然景象,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写照。诗人没有直接表达思念,而是通过“未有期”的无奈、“涨秋池”的沉重,以及“共剪西窗烛”的憧憬,层层递进地传达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团聚的渴望。
诗中“何当”与“却话”形成时间上的回环,使全诗在结构上富有层次感,也增强了情感的深度。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使得诗歌既具画面感,又充满哲理性,体现了李商隐诗歌一贯的含蓄与深情。
四、总结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李商隐 |
体裁 | 七言绝句 |
主题 | 思念亲人、期盼团聚 |
情感基调 | 深沉、含蓄、略带哀愁 |
艺术手法 | 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时间回环 |
代表意象 | 夜雨、秋池、西窗烛 |
《夜雨寄北》虽篇幅短小,但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是李商隐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他对生活、情感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