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春风桃李是什么意思】“春风桃李”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良好的教育环境或师长对学生的关怀与培养。这个成语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中的诗句:“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意思是裴度(令公)的弟子遍布天下,不需要再在堂前种花来象征门生众多。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春风桃李 |
拼音 | chūn fēng táo lǐ |
出处 | 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
基本含义 | 形容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深远,学生遍布四方;也比喻良好的教育环境或师德高尚。 |
引申意义 | 象征教育者的无私奉献与学生成长的成果。 |
二、使用场景
场景 | 应用举例 |
教育领域 | 表扬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如:“这位老师春风桃李,深受学生爱戴。” |
文学作品 | 用于描写教师或教育者,如:“他一生教书育人,可谓春风桃李。” |
日常表达 | 表示某人影响广泛,如:“他在业界春风桃李,桃李满天下。” |
三、相关词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春风桃李”的关系 |
桃李满天下 | 学生遍布各地 | 与“春风桃李”意思相近,常一起使用 |
春风化雨 | 比喻教育方式温和而有效 | 与“春风桃李”有相似的意境 |
诲人不倦 | 教导他人不知疲倦 | 可作为“春风桃李”的补充说明 |
四、总结
“春风桃李”是一个富有诗意和教育意义的成语,主要用来赞美教育者的辛勤付出和学生成长的丰硕成果。它不仅体现了对教师的尊敬,也表达了对良好教育环境的向往。在日常交流和文学创作中,这一成语被广泛使用,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文化内涵。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春风桃李”不仅是语言上的表达,更是对教育精神的一种传承与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