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问我答 >

卑宫菲食的成语故事

2025-09-17 06:44:32

问题描述:

卑宫菲食的成语故事,时间来不及了,求直接说重点!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7 06:44:32

卑宫菲食的成语故事】“卑宫菲食”是一个源自古代历史典故的成语,用来形容帝王或贤人生活简朴、节俭自律。这个成语出自《尚书·大禹谟》:“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叙,九叙惟歌。……卑宫菲食,以奉祭祀。”意思是说,天子居住简陋的宫殿,饮食粗淡,以此来敬奉祖先和神灵。

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代君主对自身要求的严格,也反映了儒家提倡的“节俭为本”的思想。在历史上,“卑宫菲食”常被用来赞美那些清廉自持、体恤百姓的君王或官员。

成语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 卑宫菲食
出处 《尚书·大禹谟》
拼音 bēi gōng fěi shí
释义 居住简陋的宫殿,饮食粗淡,形容生活简朴、自律。
用法 多用于形容君主或贤人节俭自律的生活方式。
近义词 节衣缩食、克己奉公
反义词 奢侈浪费、骄奢淫逸
历史背景 出自古代帝王对自身修养的要求,体现儒家思想中的节俭观念。
文化意义 强调品德与节俭的重要性,具有强烈的道德教化作用。

故事来源与解读

“卑宫菲食”最早出现在《尚书》中,是古代圣王大禹治水后,强调治国要以德为先,同时自身也要做到节俭。这种理念后来被历代君主所推崇,成为一种政治美德。

在后世的历史中,许多皇帝都以“卑宫菲食”为榜样,如汉文帝、唐太宗等,他们都在位期间提倡节俭,减轻赋税,关心民生。这些行为不仅赢得了百姓的爱戴,也巩固了国家的稳定。

总的来说,“卑宫菲食”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代表着古代中国对理想政治人物的期待——既要有高尚的品德,又要有朴素的生活方式。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