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物起兴的词语解释是什么】“即物起兴”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文学创作中,尤其在诗歌、散文等文体中较为常见。它源自古代诗学中的“兴”这一表现手法,是《诗经》中常用的一种艺术技巧。
一、词语解释总结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即物起兴 |
英文翻译 | Start with an object to evoke emotion or theme |
出处 | 《诗经》等古代文学作品 |
含义 | 通过描写具体事物或自然景物,引出作者的情感或主题思想 |
作用 | 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使读者更容易进入情境 |
使用场景 | 诗歌、散文、文学评论等文学创作中 |
近义词 | 触景生情、借景抒情 |
反义词 | 直言不讳、直述其事 |
二、详细解释
“即物起兴”中的“即物”指的是“接触事物”或“观察事物”,“起兴”则是“引发情感”或“引出主题”。整体意思是:通过描写某个具体的物体、景象或事件,来引发作者的情感表达或文章的主题展开。
这种手法在古诗词中非常常见。例如,《诗经·关雎》中,先写“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然后引出对爱情的思念,这就是典型的“即物起兴”。
三、使用示例
1. 诗歌示例:
>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此句通过描绘春天的江水和明月,引出对人生、宇宙的思考,属于“即物起兴”。
2. 散文示例:
> “窗外的梧桐树又绿了,仿佛一切都没变,但我知道,时光早已不同。”
——通过描写树木的变化,引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四、小结
“即物起兴”是一种以具体事物为切入点,进而引发情感或思想的艺术手法。它不仅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也使得作者的思想表达更加含蓄而富有韵味。在现代写作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