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束手无策是什么意思】“束手无策”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在面对困难或问题时,因缺乏有效的方法或手段而无法采取行动的状态。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人在困境中无能为力、毫无办法的心理状态。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拼音 | 解释 | 出处 |
束手无策 | shù shǒu wú cè | 手被束缚,没有计策可用。形容遇到问题时毫无办法,无法解决。 | 《宋史·李纲传》:“自古以来,未有束手无策而能成功者。” |
二、用法与例句
用法 | 示例句子 |
描述困境 | 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故,他束手无策,不知如何是好。 |
表达无奈 | 公司资金链断裂,管理层束手无策,只能等待救援。 |
形容无力应对 | 面对复杂的案件,警方一时束手无策,只能继续调查。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成语 |
近义词 | 无计可施、无能为力、一筹莫展 |
反义词 | 胸有成竹、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
四、成语故事(简要)
“束手无策”最早出自《宋史·李纲传》,讲述的是北宋名将李纲在面对敌军压境时,虽有忠心但无良策,最终未能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后人以此来形容在关键时刻无法采取有效措施的窘境。
五、总结
“束手无策”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在面对难题时,因缺乏方法或资源而无法应对的状态。它常用于书面和口语中,表达一种无奈、无助的情绪。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及其使用场景,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