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约而同意思是什么】“不约而同”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在没有事先约定的情况下,同时做出相同或相似的行为、想法或决定。这个成语强调的是“自发性”和“一致性”,体现了人们在某种情况下自然形成的默契或共鸣。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不约而同 |
拼音 | bù yuē ér tóng |
解释 | 指没有经过商量,大家的意见或行为却一致。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人之相知,贵相知心;人之相敬,贵相敬意。不约而同,不谋而合。”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群体行为或观点的一致性,常用于书面语中。 |
近义词 | 不谋而合、异口同声、殊途同归 |
反义词 | 各执一词、各行其是、各不相让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子 |
工作会议 | 两位同事在会议上分别提出相同的解决方案,真是不约而同。 |
学生考试 | 考试中很多学生都选择了同一道题作为答案,令人感到不约而同。 |
社会现象 | 在某个热点事件中,不同地区的网友纷纷发表相似的评论,可谓不约而同。 |
三、常见误用提示
- 误用1: “他和我一起做这件事,这是不约而同的。”
✅ 正确说法:他和我一起做这件事,这是事先约定的。
❌ 错误用法:不能用于有明确约定的情况。
- 误用2: “他们两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不同的道路。”
✅ 正确说法:他们两人各自选择了不同的道路。
❌ 错误用法:成语强调“一致”,不能用于“不同”的情况。
四、总结
“不约而同”是一个表达人们在无事先约定下达成一致的成语,常用于描述思想、行为或观点的同步。它强调的是“自发性”与“一致性”,适用于多种生活和工作场景。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
如你在写作或交流中遇到类似情境,不妨尝试使用“不约而同”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