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不暇供的暇的意思】“力不暇供”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力不暇供,民不堪命。”意思是力量不够,无法满足需求或完成任务。其中,“暇”字是理解这个成语的关键。
一、
“力不暇供”中的“暇”字,本义是“空闲、时间”,引申为“足够的时间或精力”。在成语中,“暇”表示“有余力、有时间”的意思。因此,“力不暇供”可以理解为“力量不足,没有多余的时间或精力去应对”。
简单来说,“暇”在这里是反义词使用,用来强调“缺乏能力或资源”,而不是“有空闲”。
二、表格展示
成语 | 力不暇供 |
出处 | 《左传·僖公十五年》 |
拼音 | lì bù xiá gòng |
释义 | 力量不足,无法满足需求或完成任务。 |
“暇”的意思 | 空闲、时间;在此为反义用法,表示“无暇、无余力”。 |
用法 | 形容人或组织能力有限,无法应付过多事务。 |
近义词 | 力不从心、力所不及 |
反义词 | 力所能及、得心应手 |
三、拓展说明
“暇”在古汉语中常用于表示“空闲”,如“无暇顾及”、“百忙之中抽暇”等。但在“力不暇供”这一成语中,它被赋予了相反的含义,即“没有空闲、没有余力”,这体现了汉语中词语意义的灵活变化和语境依赖性。
了解“暇”的具体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避免误解。在实际运用中,要注意语境和搭配,以确保表达准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力不暇供”的关键在于“暇”的特殊用法。掌握这一点,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成语,还能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