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生取义的意思是什么】“舍生取义”是一个源自《孟子·告子上》的成语,意思是:在生命与道义之间,选择坚守道义,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这个成语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义”的高度重视,强调人应当为了正义、道德或更高的价值而勇于牺牲个人的生命。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舍生取义 |
出处 | 《孟子·告子上》 |
基本意思 | 为了道义而放弃生命 |
引申意义 | 在面临生死抉择时,坚持原则、信仰或道德 |
二、出处详解
《孟子·告子上》中提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句话的意思是:生命是我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那就宁可牺牲生命也要选择道义。
孟子通过这样的论述,表达了对“义”的崇高追求,认为人应该有勇气为正义而活,甚至为正义而死。
三、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舍生取义”虽然不再常用于生死攸关的场景,但其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在职业中坚守诚信:如医生、教师、警察等职业,常常需要在利益与责任之间做出选择。
- 在社会中维护公义:面对不公、腐败、暴力等现象时,有人选择站出来发声或行动。
- 在个人生活中坚持原则:比如拒绝做违背良心的事情,哪怕会带来损失。
四、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舍生取义”的关系 |
视死如归 | 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样,形容不怕牺牲 | 与“舍生取义”相近,强调勇敢赴死 |
宁死不屈 | 宁愿死也不屈服于敌人或压力 | 表达坚定意志,与“舍生取义”有相似之处 |
以身殉道 | 为信仰或理想献出生命 | 更强调信仰层面的牺牲,与“舍生取义”高度契合 |
五、总结
“舍生取义”不仅是古代士人追求的精神境界,更是现代人面对道德困境时的一种价值选择。它提醒我们,在面对生命与道义的冲突时,应优先考虑更高层次的价值——正义、良知与信念。这种精神,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