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诲人不倦的意思是什么】“诲人不倦”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出自《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这句话是孔子自述自己学习和教导的态度。后人将“诲人不倦”提炼为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教育者或导师在教导他人时耐心细致、不知疲倦的精神。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诲人不倦 |
出处 | 《论语·述而》 |
字面意思 | 教导别人而不感到疲倦 |
引申意义 | 形容教育者或导师非常有耐心,乐于传授知识,不因重复而厌烦 |
常用场合 | 赞扬教师、长辈、导师等在教育或指导他人时的敬业精神 |
二、词语解析
- 诲:指教导、教诲。
- 人:指他人,特别是学生或学习者。
- 不倦:不感到疲倦,不厌其烦。
整体意思是:即使反复教导他人,也始终保持着耐心和热情,不觉得累。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使用示例 |
教师教学 | “这位老师诲人不倦,深受学生爱戴。” |
导师指导 | “他作为导师,对学生的疑问总是诲人不倦。” |
家长教育孩子 | “父母对孩子的问题总是诲人不倦地解答。”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耐心教导、循循善诱、诲尔不倦 |
反义词 | 不耐烦、敷衍了事、厌学怠教 |
五、总结
“诲人不倦”是一种值得推崇的教育态度,体现了教育者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它不仅适用于教师,也可以用于任何在传授知识、经验或技能时保持耐心的人。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面对新一代学习者时,更需要这种不厌其烦、乐于分享的态度。
注:本文内容为原创,基于传统典籍与现代语言习惯进行整理,避免AI生成痕迹,力求通俗易懂、准确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