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的意思】一、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南园十三首》之一。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强烈的报国情怀,同时也展现了他在困境中不甘沉沦、渴望奋起的精神。
“感时”指的是诗人面对时局动荡、国家危难而产生的感慨;“思报国”则是表达他想要为国家效力、贡献力量的愿望;“拔剑”象征着决意行动、奋发图强;“起蒿莱”则意味着从平凡或艰难的环境中崛起,有所作为。
整体来看,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理想主义色彩。
二、内容解析表
词语 | 含义 | 表达的情感/思想 |
感时 | 对时代、时局的感慨 | 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忧虑 |
思报国 | 思念报效国家 | 强烈的爱国情怀与责任感 |
拔剑 | 拔出剑来,象征行动 | 决心奋起、不畏艰难 |
起蒿莱 | 从荒草丛中起身 | 在困境中崛起、不甘沉沦 |
三、延伸理解
李贺生活在唐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他的诗作常常带有悲凉与豪迈并存的风格。“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正是这种情感的真实写照。尽管他个人命运多舛,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表现出一种虽身处逆境仍心系家国的高尚情操。
在今天看来,这句诗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保持信念,勇于担当,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结语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激励我们在任何时代都应心怀家国,敢于担当,努力奋斗。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