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为:
>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独自坐在敬亭山上的情景,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亲近。诗中没有直接抒发情感,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来传达心境,语言简练却意境深远。
一、
《独坐敬亭山》是李白在晚年时所作,反映了他当时的心境。诗中“众鸟高飞尽”象征着人世间的繁华与热闹逐渐远去,“孤云独去闲”则表现了诗人与世俗的疏离感。而“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则是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一种默契与陪伴,表现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虽短,但情感深沉,语言凝练,体现了李白诗歌中常见的“超然物外”的情怀。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独坐敬亭山 |
作者 | 李白 |
朝代 | 唐代 |
体裁 | 五言绝句 |
诗句 |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主题 | 孤独、自然、心灵的宁静 |
意象分析 | - 众鸟:象征人间繁华 - 孤云:象征孤独与自由 - 敬亭山:象征自然与陪伴 |
情感表达 | 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依恋 |
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借景抒情 |
三、结语
《独坐敬亭山》虽然篇幅短小,但意境深远,展现了李白诗歌中那种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独特风格。它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