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高临下什么意思】“居高临下”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种位置或态度上的优势。它字面意思是“站在高处,俯视下方”,引申为在某种情境中占据有利地位,能够掌控全局或对他人有支配感。
一、成语释义总结
词语 | 居高临下 |
拼音 | jū gāo lín xià |
出处 | 《左传·成公二年》:“王孙满对曰:‘……夫文王,明而知之,武王,敬而行之,故能以弱胜强。今君若居高临下,以德服人,则天下可定矣。’” |
本义 | 站在高处,俯视下方 |
引申义 | 占据优势地位,掌控局势;带有居高临下、优越感的态度 |
使用场景 | 描述地理位置、心理状态、权力关系等 |
常见搭配 | 居高临下地看待问题、居高临下地指挥 |
二、详细解释
“居高临下”最早出自古代文献,原指人在高处俯视低处,后来被引申为在某种情况下拥有更高的地位、更强的影响力或更全面的视角。这种状态不仅体现在物理空间上,也可以是心理、权力、知识等方面的“高地”。
例如:
- 地理层面:一座山峰居高临下,可以俯瞰整片山谷。
- 心理层面:一个人因为经验丰富,在讨论中显得更加自信和从容。
- 权力层面:领导在会议上居高临下地发表意见,下属则需认真听取。
三、使用注意事项
1. 语境适用:该词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语,口语中较少直接使用。
2. 感情色彩:带有一定主观性,有时可能暗示“优越感”或“不接地气”。
3. 搭配得当:通常与“看”“对待”“说话”等动词搭配使用。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高屋建瓴、高瞻远瞩、俯视众生 |
反义词 | 身陷囹圄、仰人鼻息、低眉顺眼 |
五、实际应用举例
1. 写作示例:
在分析市场趋势时,应避免居高临下地评判消费者,而应从用户角度出发进行思考。
2. 日常对话:
他总是居高临下地指出别人的问题,让人感到压力很大。
六、结语
“居高临下”不仅是对空间位置的描述,更是对心理状态和权力关系的一种形象表达。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我们在沟通、写作和日常生活中更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意图和态度。